top of page




► 玄真劍派。地坤。
信香為柏煙。
► 羅帷之主。姓不詳。
於太清境內,一向以名行之。
亦有雅號,漏星堂主。
► 自曰:「既已締仙緣、修弘道,姓氏這等塵物,捨之又何妨?」
某問:「那名又如何?不一同棄之?」
又答:「捐者,棄也。雖持三尺秋水,非危急存亡,則棄而不用。
濟貧扶弱、護生吊死,乃君子所望。玄真派宗旨,恰與此名耦合。
既是如此,何須棄之?」
► 談吐不凡,熟知禮樂、能言道書、略曉釋法。
於日常器用頗為考究。似五陵紈褲之輩。
但若與之深交,偶至漏星堂拜訪,亦時見捐劍躬親庶務。
舉凡劈柴生火、挑菜揀果、掃灑闈闥……等事,均駕輕就熟。
雖堂中雜事,多由羅帷代辦。但羅帷所知,皆由捐劍口傳心授。
由此猜想,或非富貴人家出身。真相如何,迄今尚不得而知。
但,修真之途既啟,前塵舊事,倒也無須再提。
眾人也就秉持這股默契,並不特別追問。
► 曉岐黃之術,曾入神農道近三載。
並於灕水鎮設「漏星堂」,救死扶傷。
但見墓鬼騷亂、生靈塗炭。徒以青囊濟世,猶如杯水車薪。
遂揮別恩師,改入玄真劍派。此後,漏星堂便轉交羅帷主診。
► 當玄真派內事務,均塵埃落定。閒暇之餘,捐劍亦不忘初心。
若無要事,必返灕水鎮上,助羅帷置辦藥石。
因仁心仁術,澤被鄉里。
蒙其妙手,卻病延年者,多喚其「漏星堂主」。
► 有一故人名為『棄書』。
每當捐劍酒醉,便頻呼此名。但就連羅帷亦不知此人姓字、來歷。
► 宅中有一祠堂,堂前有聯一副。
上聯「能文小友」、下聯「善喻儒醫」,不知何意。
bottom of page